浏览:--次
2020-12-06 19:57:46
类型:
年报
一、明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1、全球复苏逻辑之下,新一轮海外疫情对全球风险资产冲击有限
2、明年全球仍将延续货币宽松总基调
四季度各国央行近期扩表再度加快,我们预计未来一年仍将持续扩大,在偏中性的预期下,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仍将扩大13.4%。从宽松结构来看,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央行的扩表主要是流向金融领域。
3、美国货币超发严重叠加财政刺激预期,未来通胀预期急剧抬升
4、美元指数中长期仍将走弱
不考虑美国愈演愈烈的新一轮疫情,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美国两党博弈严重制约了政府援助实体走出疫情阴霾的政策力度和施政空间;二是长周期级别的实体产业向新兴市场转移,使得美国在全球竞争力正在下降;三是随着欧元区一体化推进,美-欧利差难以有效扩大;四是迫于政府债务压力以及对经济持续低迷的担忧,未来两年美国利率难以趋势性大幅度上行,美联储仍存在收益率曲线控制的足够动能。
5、明年上半年中美库存周期大概率向上共振
6、新冠疫苗曙光初现,明年全球复苏或提速
二、2021年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1、全球经济复苏逻辑下,明年上半年大宗商品、股指或共振上行
2、通胀上行逻辑下,重点关注原油、黄金逢低做多机会
3、弱美元周期逻辑下,新兴市场风险资产显著受益
4、通胀上行、美元下行、全球复苏大势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建议:未来长期逢低做多的四大方向:大宗商品、全球顺周期和低估值股票(特别是新兴市场)、新兴市场货币、通胀保值债券(或黄金)
2021年市场运行节奏:风险资产前高后低。
2021年(一季度~二季度):把握商品和股票主升行情,逢低做多大宗商品、全球顺周期和低估值股票(特别是新兴市场)、新兴市场货币、通胀保值债券(或黄金)。
2021年(二季度~四季度):中国收紧流动性、欧美经济反弹接近尾声、信用违约开始蔓延与限售股抛售导致风险逐步暴露,市场或迎来调整,大宗商品阶段性见顶、逢高做空股指IC和商品市场货币。
三、商品:顺周期复苏助力商品牛,超配有色和能化板块
1、全球需求修复共振逻辑:疫苗批量接种曙光初现,新冠疫情反复难改需求修复大趋势,美欧消费温和上行,中国外循环(出口)持续改善且促成RCEP协议达成,利多明年上半年有色、能化需求。
2、内循环提振内需逻辑:国内周期经济复苏将加速,政策上鼓励形成国内大循环,明年大概率适度松货币、宽财政、适度紧信用,房地产稳健运行、促消费发力、新老基建托底或支撑明年上半年工业品价格整体走强,尤其利好有色和能化等顺经济周期商品。
1)房地产稳健运行逻辑:地产稳则百业兴,政策方向总体维稳为主、局部严控过热,利于黑色和化工商品需求稳中偏强。
2)促消费发力逻辑:政策核心是汽车行业,化工、有色商品需求或逐步改善。
3)逆周期调控托底不放松:新老基建投资继续温和发力,明年上半年黑色及有色商品需求保持高位韧性。
3、国内农产品(不含生猪)通胀逻辑:“放水养鱼”继续助推农产品通胀整体走高,重点关注猪饲料商品逢低做多机会。
4、贵金属:明年继续看好,但不再是“皇冠明珠”,弹性或不如顺周期工业品。
四、股市:最好的机会在上半年,优先配置顺周期板块
居民增配权益资产是未来的大趋势;资本市场改革加速,释放政策红利;2021年股市资金仍有支撑,为A股带来源源活水;企业盈利快速修复,支撑企业估值。
2021年A股展望:拥抱价值股,最好投资机会在上半年。行业板块方面,顺周期预计跑赢成长,股指IH和IF或强于IC,但科技和消费仍是中长期配置方向。明年信用定向收紧利于股权直融,但是需警惕A股资金解禁或对行情产生扰动。
五、债市:利率上半年仍面临上行压力,配置机会或出现在下半年
货币政策稳量不缩价或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基调;明年债券配置端的新动能来自外资和银行资金。2021年国债节奏:上半年仍有利率上行压力,债券配置机会或在下半年。
六、风险展望
1、明年春季疫情隐忧及疫苗开发遇阻风险
2、明年国内部分信用违约或有序定向爆破
华泰期货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2025 Huatai Futures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已支持IPv6)
[备案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05081726号-4 ] 华泰期货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30号